2022年6月10日,2022年下半年DCMM贯标评估工作部署会在赛迪大厦顺利召开。会议总结上半年DCMM贯标评估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分享贯标收益;探讨推进试点地区和试点行业DCMM贯标工作机构;研究开展全国行和行业行宣贯活动;部署下半年DCMM贯标评估工作。工信部信发司副司长(主持工作)王建伟到会并讲话,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致欢迎辞,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副主任吴志刚做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DCMM评估成效》的主题发言。
一、数据管理能力是打造竞争优势的“杀手锏”
(一)数据是各类组织的核心资产
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印发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已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数据已经成为战略性资源。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数据资产管理,希望通过对数据资产价值的挖掘充分体现自身的业务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普遍来看,数据管理主体责任不清晰、数据底数不清、数据安全风险严峻、数据质量不高、数据流通不畅、数据价值挖掘不够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步伐,企业数据管理能力亟待提升。
DCMM国家标准是一套有效的数据管理评估指南,是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的方法论,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数据资产意识、搭建数据管理体系、形成有效配套制度、建设数据管理系统、加强技术安全保障、优化组织运营体系等方面入手,持续提升数据管理能力。
(二)数据管理的目的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DCMM评估是企业借助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开展的全面体检。通过“以评促建”厘清组织数据管理能力真实水平,发现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应问题和不足制定解决良策。通过摸清家底,让数据“看得见”;从把控数据安全、提升数据质量入手,让数据“管得住”;打破企业内部的数据孤岛,让数据“流得畅”;深入挖掘数据价值,让数据“用得好”,从而实现持续提升的数据管理能力反哺业务水平提升。
二、强化主体责任是推动贯标质量的“源动力”
(一)国家层面已构建DCMM工作格局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以来,提升数据管理水平已成为广大企事业单位的迫切需求。2021年工信部《“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强调加强数据“高质量”治理、推动DCMM国家标准贯标,近期部办公厅《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工作方案》部署的14个试点地区、10个试点行业DCMM贯标任务,到今天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纷纷按照“政策引导、标准引领、企业为主”原则,发挥地区和行业引领作用,积极推动DCMM贯标。目前,从国家、部委、省市、行业协同推动DCMM贯标新格局逐步形成。
(二)构建高层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新格局
DCMM评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促进企业高质量贯彻落实DCMM标准,贯标企业要意识统筹协调是关键,要构建高层领导重视、中层干部牵头推动、基层员工具体落实的DCMM贯标工作格局,创造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整体联动、数据管理责任清晰、各级各部门人员管理责任到位的新局面。
三、学懂弄通标准是激活数据潜能的“魔法棒”
将DCMM标准8个能力域、28个能力项、445个能力点落实贯彻到位,有利于企业持续完善数据管理组织、程序和制度,提升内部管理和人员技能,在数字经济新阶段充分发挥数据在促进企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面的价值。
对于数据拥有方企业来说,通过DCMM标准的落实到位,能够发挥在数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提升整体数据治理水平。对于数据解决方案提供方企业来说,通过DCMM标准的实施落地,可以帮助企业完善自身解决方案的完备度。同时,贯标企业在对外服务、试点项目、数字经济领域等,重要会议、学术交流、承接项目等均可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企业的数据战略与业务战略相契合,为企业数据管理和应用工作提供战略保障,要关注整个企业数据战略的规划、愿景和落地实施,并对战略落实执行过程进行评价。
数据治理要与企业治理相结合,要建立企业数据管理组织和制度,加强数据工作的沟通协调,指导数据管理活动的持续改进和管控。
企业要持续完善数据架构,构建强大的数据底座,对数据资产加以整合和控制,使数据投资与业务战略相匹配。
企业要通过对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加工和应用,对内支持决策制定、业务运营、流程优化、营销推广、风险管理等,对外支持数据开放共享、实现数据价值的变现。
为了守好数据安全这条底线,企业要通过计划、制定、执行相关安全策略和规程,确保数据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有恰当的认证、授权、访问和审计等措施。
企业要重点关注从数据质量需求、检查、分析到提升的PDCA循环管理,保障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准确性、唯一性、及时性。
企业要注重各个信息系统中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用数据的“普通话”,加强业务术语、参考数据和主数据、数据元、指标数据的统一管理。
企业要确保从宏观规划、概念设计到物理实现,从获取、处理到应用、运维、退役的全过程中,数据能够满足数据应用和数据管理需求。
四、良好沟通交流是找准问题症结的“探测器”
(一)成立联合工作团队,高效推动贯标落实
贯标企业需要与评估机构成立联合工作团队,加强沟通交流,方能高效推动贯标的落实。评估机构与贯标企业围绕DCMM标准8个能力域分别配备相关人员,共同组建贯标团队,协同开展DCMM贯标工作。对贯标企业来说,前2个能力域(战略、治理)以管理人员参与为主,其余6个能力域以技术人员参与为主。从实际评估角度来说,被评估方匹配人员一般在5-10人以上。
(二)及时充分沟通交流,深度探索提升空间
贯标企业与评估机构之间需要及时充分地沟通交流,共同深度探索数据管理能力的提升空间。一方面,要真贯标、贯好标。贯标企业需要明确各能力域负责人员,按照DCMM标准要求,及时提供能有效证明自身数据管理能力的规划计划、制度规范、执行记录、平台工具、总结审计、培训宣贯、量化考核等方面的资料。另一方面,要磨练真功夫、提升真能力。企业要与评估机构“常沟通”“勤交流”,认真听取评估机构的宣贯解读,积极配合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有效落实整改提升工作,不断提升自身数据管理能力。
五、借鉴成功经验是持续改进提升的“方向标”
最后,分享两个已顺利通过贯标的企业实际贯标经验,供贯标企业参考借鉴。
(一)四川移动以DCMM体系引领,聚焦应对挑战关键点
四川移动对标DCMM体系,深入分析发现公司遇到的挑战归集到数据治理、数据应用、数据安全三个领域。借助DCMM贯标,对挖掘出的数据管理问题加以解决:
实现数据资产提质增效。依托基于图数据库的知识图谱,将数据资产管理融入数据组织、数据开发、数据使用、数据稽核各环节, 挖掘管理价值,让管理有据可依,实现数据资产精细化治理。
确保数据对业务支撑高效可持续。通过图计算关系算法,依托数据血缘关系,综合利用跨4层级以上分钟级血缘分析能力实现数据变更预警能力,实现开发对业务持续高效的支撑。
织密敏感数据外泄的防护网。利用图数据库查找能力实现敏感字段快速溯源,智能确定敏感字段并实现脱敏,能够按照用户指定的敏感数据或预定义的敏感数据特征,对敏感信息自动识别,敏感数据泄露风险可控、可管理、可审计。
(二)国家电网对标DCMM要求,开展五位一体数据治理体系建设
为数据管理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和战略指引。从企业全局高度确立了数据发展战略,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数据管理组织体系。
推动公司数据管理工作体系化、制度化。制定了我国首个“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企业标准。
实现公司全量数据资产可视可查可用。具体工作包括全面盘点公司数据资产、加强数据标准建设、强化数据源端管理责任、构建数据安全合规管理体系。
推进数据要素在公司内部的充分流通。一方面,推动数据全面汇聚,实现了数据融合贯通。另一方面,建立基于负面清单的数据共享机制,推动了数据共享开放。
充分发挥电力数据资产价值。一方面深化电力大数据应用,打造全覆盖的数据应用体系。另一方面,打造对外数据产品体系,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
在工信部信发司的指导下,在联合会有力领导下,在各级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有效组织下,在各级企业积极参与下,在各评估机构通力配合下,我们相信DCMM评估贯标工作一定再上新台阶,涌现一批又一批成功案例,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繁荣发展注入活力,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DCMM简介
DCMM 不仅是一套数据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而且还是一套系统的能力提升指南,能够有效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由数据管理向数据应用转变,有效推动各类市场主体的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变,助力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印发的《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工作方案》构建了“上下齐动、区域联动、行业互动、企业主动”贯标工作体系,在全国遴选14个试点地区和10个试点行业,充分发挥试点地区和行业的带头作用,并围绕组织领导、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数据治理中心将本着“诚信·担当·唯实·创先”核心价值观,积极发挥“思想型智库·国家级平台·全科型团队·创新型机制·国际化品牌”核心竞争力,整合自身咨询、认证、评估和测评等方面的丰富行业资源,一如既往地加强合作、构建生态、积极探索,提升软实力、构建硬平台,做好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数据管理能力提升中的各项服务和支撑工作,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潘春燕
电话:010-88559365
手机:15001116997
邮箱:panchunyan@cstc.org.cn
高雪峰
电话:010-88559241
手机:18600269065
邮箱:gaoxuefeng@cst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