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赛迪评估!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收藏我们

观点

首页 > 观点 > 正文

国外移动政务发展模式与经验研究

2018-05-20 

当前移动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容井喷式发展。与国内相比,国外政务管理相对精简,部分公共服务由非营利性组织或私营企业提供,政府服务和管理大多聚焦于公共基础建设、财政税收管理等方面。在此背景下,国外移动政务呈现精简性、交互式、主题式的特点。国外移动政务发展的总体情况如下:

一、应用模式

国外领先地区移动政务的应用模式主要包括手机短信、移动版本网站、社交媒体、政务APP和移动GIS应用,确保所有公众都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服务获取渠道。

(一)通过手机短信和邮箱,提供均等化服务

短信服务(SMS:Short Message Service)是国外移动政务应用率和普及率最高的服务模式。电子邮件也是国外移动政务服务提供的重要渠道。服务功能包括三类:一是信息发布,如极端天气和灾难预警,通过短信或邮件警示民众做好相应预防措施;二是短信和邮箱办事,即公众发送短信至政府服务号码,访问政府的交互式目录界面,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服务代码以获得政府服务支持;也可根据邮箱推送的服务信息,进行事项办理;三是应急支持,即为有听觉、语言等障碍的弱势群体可通过短信或邮箱进行求救。

(二)通过移动版网站,提供全面性服务

移动版网站是国外政府通过移动终端提供政务服务的主要模式之一。用户基于移动版网站可全面获取互联网上的信息,如浏览新闻、了解政策、查询信息、在线办事、在线互动等,随时随地根据自身需要获取信息和服务。

(三)借助第三方媒体,推进政务传播

应用第三方社交媒体是国外领先地区移动政务的重要应用模式之一。虽然会顾忌到第三方媒体传播的不确定性、安全性、隐私性等问题,但是国外政府机构依然会使用第三方平台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的补充,与公众建立更加个人化的关系。

以美国为例,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拥有庞大的社交媒体矩阵,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Snapchat等,社交媒体具有开放、快捷、互动性强等特点,受到政府机构和国家领导人的青睐。美国地方、州和联邦各级政府部门均使用不同种类的社交媒介接触公众,如处理311服务请求,举办实时的公共官员采访,公共政策群集意见等。2011年7月6日,奥巴马首开先例,利用推特平台召开市民会议与民众直接交流,接受网友有关经济与就业问题的微访谈,访谈内容同期在推特上直播。美国联邦级别的政务微博里,航空航天局的推特(@NASA)最受欢迎,粉丝超过1200万,内容丰富,广受喜爱。

(四)建设政务APP,加强民生服务与应用

应用政务APP,加强社会监管、为公众提供便捷化公共服务是领先国家的移动政务应用模式之一。国外领先地区移动APP,主要应用于健康、教育、农业、安全、金融、交通、海关等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整合与公开政务信息,提升政务服务在线办理体验,满足公众随时随地获取服务的需求。

二、发展经验

(一)服务提供主体多元,激发市场活力

国外政务服务主体相对多元。不少公共服务由私人公司和非营利组织提供,或由政府与其他组织协会合作,减轻政府财政、技术和人员压力,促进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

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每年约有三分之一开支转给营利性政府项目承包商、国防承包商和各种免税的非营利组织;受政府财政资助的英国皇家学会是英国最具名望的科学学术机构,不属于政府部门,却在英国起着全国科学院的作用,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关注弱势群体,提升短信等普适性服务的应用水平

国外领先地区移动政务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且以公平为先,充分考虑到欠发达地区和残障人士可能存在网络不畅、智能手机普及率低、智能设备应用障碍等问题。为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均等公共服务,国外领先地区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充分发挥手机短信普适效应,为公众提供更好服务。

例如,新加坡警方、国家福利理事会以及相关志愿者福利团体于2008 年合作发起推出70999短信应急服务[1],聋哑和失聪者只要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和相关信息发送至预先注册的服务号码上,系统就会通过短信的方式对残障人士遭遇的紧急情况提供及时的应急支持。同时新加坡还建设了One SMS服务平台,发送短信到74688即可访问政府的交互式目录界面,然后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服务代码以获得相应的政府服务支持。

(三)鼓励全民共建,提升公民参与度与责任感

全民参与、共创共建是国外领先地区移动政务发展的一个亮点,既有助于政务数据库的充实完善,又有助于加强公民参与感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政民互动氛围。

以环境保护领域应用为例,欧洲环境署开发了“海洋垃圾检测(Marine Litter Watch)”应用,是一个利用现代科技追踪手段帮助解决海洋垃圾问题的移动应用程序[2],人们可以协助政府监测环境问题,并自愿清理垃圾。人们在海滩上发现垃圾后可以在应用程序上提交垃圾类别与数量,这些数据经应用程序传送到欧洲环境署的数据库中,在环境署的官网上可以提取和浏览,也可用于其他网页或应用程序。

(四)制定专门文件,规范移动政务应用

为保障移动政务服务的可用性、规范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国外领先地区在加强推广应用的同时,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如为规范政府应用第三方平台Twitter, 2009年英国政府推出《政府部门推特使用指南》(Template Twitter strategy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包括推特的价值、相关的风险、普及使用和推特效用最大化四个方面,这是首个关于政府推特使用的规范性文件,意味着政府开始将推特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美国政府也从2009年开始发布条例,指导所有联邦部门如何安全使用社交媒介,对政务微博上数据保存、备份管理、数据挖掘等方面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专门的政策文件,为移动政务发展奠定了良好制度基础。

(五)完善安全体系,依法保障信息安全。

移动政务快速发展对信息安全保护提出新的挑战。一方面,用户通过开放的无线公网连接政府的内部网络容易引发信息泄密或黑客攻击的问题;另一方面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可轻易获取个人ID、位置、支付等信息,有可能泄露个人隐私。保障信息安全性是移动政务使用推广的首要问题。国外领先地区政府不断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并在移动系统加强保密管理。

例如,日本政府成立了信息安全政策委员会、国家信息安全中心、国家安全保障局、网络安全战略本部、网络空间防卫队等专门机构具体负责信心安全工作[3],制定了《行政信息推进共同事项行动计划》、《为确保电子政府信息安全的行动计划》、《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保护行政机关保存个人信息的法律》、《关于在行政手续中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法律》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同时通过对电子签名的管理,提高以短信为平台的公共服务的安全性,制定《电子签名与认证服务法》,促进电子手段的信息安全传播和处理。

 

 


[1]姚国章,朱建国.新加坡移动政务的应用与发展[J].电子政务,2010(12):30-35.

[2] 《2016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专栏4.2欧洲环境署(EEA):环境问题的移动应用程序——“海洋垃圾监测”(Marine Litter Watch),74-75页.

[3] 佟大柱,钱小龙.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日本的经验[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6(04):81-83.